400-0000-000

AIDEYANGGUANG

爱德阳光网站

心聚事业 共同发展
 
 
点击排行
您所在的位置:
社会心理学总复习
来源: | 作者:孙宗敏 | 发布时间: 2016-05-20 | 949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

1.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哲学都有联系

 1908年罗斯和麦孤独,标志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

定义:侧重心理学: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侧重社会学: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2.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

  社会行为: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

  包括:个体习得性行为、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以及群体的决策行为。

  勒温的公式

  社会心理:是社会行为和社会刺激之间的中介过程。

研究范围:  个体层面:态度

人际层面

群体层面

社会层面:时尚

1.    发展简史:

分为哲学思辨阶段:古希腊到19世纪上半叶,围绕人性争论,为启蒙期

经验描述阶段: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描述和分析,为形成期。

 达尔文的进化论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

实证分析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今 

实证研究先驱:特里普利特和莫德

测量研究先驱:瑟斯顿和李科特

二战后迅速发展特征:

 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

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新的小理论

开始重视应用社会心理学

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

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奠基人

 3.研究原则:价值中立原则

系统性原则
伦理原则

     研究方法:观察法:自然观察和参与观察

              调查法:访谈法:不是一般的聊天;问卷法:问卷的结构、原则

  档案法:通过内容分析的一种方法,优点:

2.    主要流派:社会学习论:源于行为主义,班杜拉和沃尔特斯提出

              机制:联想、强化和模仿

              观察学习: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社会交换论:创始人:霍斯曼

  基本观点: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

  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自愿活动

符号互动论:詹姆士和米德,最早提出术语是布鲁姆

精神分析论:佛洛依德和荣格

 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

 新精神分析人物:沙利文、霍妮、佛洛姆、埃里克森

4.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

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

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它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终身社会化: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有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

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

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社会化的内容

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立人生理想

  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条件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个体社会化的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参照群体

社会化类型

语言社会化:个体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

性别角色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行事的过程

道德社会化: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个体学会接受现时的政治制度的规范,并且掌握相应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社会角色的分类

按获得方式——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按角色的功能——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角色扮演: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期待

  角色失调: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5.自我、身份与自尊

  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的认知主我与客我——由詹姆斯提出

镜我——由米德提出,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

  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

  自我概念的形成: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身份的特点:客观性、主观性、多重性、稳定性和契约性

  自尊:是个体对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包括:一是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的欲望;二是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

詹姆士的自尊公式:

影响自尊的因素: 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行为表现反馈

参与选择和扬长避短

根据相似性原理进行社会比较

 第三节 社会知觉和社会归因

1. 社会知觉: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对他人和群体的知觉是人际知觉;

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

对行为原因的知觉是归因

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化过程和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认知者的情绪

自我图式是个体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对自己的概括性认识。

 

 2. 印象:个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印象形成: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分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

 

印象形成的效应: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作用机制,

近因效应:熟悉的人、亲密的人容易出现近因效应

光环效应: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

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消极作用是

 

印象管理: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他人印象符合个体期待。

印象管理策略:

按照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按照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得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

投人所好

印象管理的信息整个模式:

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中心品质模式

 

4.归因:指个体依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分类:内因和外因

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

可控制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归因方式——控制点理论: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

归因原则:

不变性原则:海德是归因思想的创立人

折扣原则:凯利

协变原则:三维理论


影响因素:社会视角自我价值保护观察位置;时间因素

 

第四节 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

1.社会动机:是其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动机过程: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需要满足、紧张解除→新的需要

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倒U型曲线

2.主要社会动机:

亲合动机:

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

亲和即合群,是人际吸引的最低层次

影响亲和的因素情境因素情绪因素出生顺序

 

成就动机:成就动机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即个体在各种情境下,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动机。

抱负水平: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到达的和期望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权力动机: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侵犯动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侵犯行为由侵犯动机引起

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

伤害行为包括身体伤害和言语伤害;

侵犯的原因:

本能论;挫折-侵犯学说,挫折:指个体达到目标的情景,也只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

社会学习论的观点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外部因素

自然环境

社会情境

时间压力

利他者的心理特征:心境内疚;人格利他技能

 

3.社交情绪: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基本的社交情绪:

社交焦虑

嫉妒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

嫉妒情绪的特点: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普遍性

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内疚: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第五节 态度的形成于态度转变

1.态度: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

 特点: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

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又称ABC模式)

三者中,情感成分占主导。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取向。

 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     p145

功能:工具性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知功能

维度:方向、强度、深度、向中度、外显度

形成:依从、认同、内化

2.态度转变:

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1)传递者方面的因素

传递者的权威;传递者的立场;说服的意图;说服者的吸引力

2)沟通信息方面的因素

信息差异;畏惧;信息倾向性;信息的提供方式

3)接收者方面的因素

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

人格因素

个体的心理倾向

3)情境

预先警告

分心

重复

4.态度转变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POX模型)

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产生原因有四种

社会交换理论:

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

1.沟通: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要素: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与背景

  网络:正式网络: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和Y

        非正式网络:流言式、集束式、偶然式

2. 身体语言沟通指非词语性的身体符号。

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外貌、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

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身体语言沟通方式。

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以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身体语言形式。

个人与他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的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姿态表达情感及态度的身体语言。

人际距离:四种人际距离(霍尔)

公众距离(12——25英尺)

社交距离(4——12英尺)

个人距离(1.5——4英尺)

亲密距离(0——18英寸)

3.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人际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

人际关系的特点: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阶段:

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

 

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敏感“探测器”

自我暴露的程度可以分为四种水平

情趣爱好;态度;自我概念与人际关系状况;隐私

 

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相互性原则;交换性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平等原则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美国学者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称自己的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FIRO)理论。要点是:

个体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对于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形式,构成六种人际关系取向

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以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其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

4.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影响因素:熟悉与临近;相似与互补;外貌;才能;人格品质

人格品质是影响喜欢的最稳定的因素之一,如真诚

5.人际互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往、交流,主要包括合作与竞争两种形式

第七节 社会影响

1. 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从众: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2. 社会促进和社会懈怠

社会促进:他人在场并且个体的表现将得到评估的情况下,人们在简单任务上的表现更佳,而在复杂任务上的表现更差的倾向。

有结伴效应和观众效应

优势反应: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的动作。

社会懈怠:当有他人在场并且个体的表现无法得到评估时,人们会在简单任务上表现更糟而在复杂任务上表现更佳的倾向。

原因:个体在群体活动中的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时的焦虑减弱。

3. 模仿是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之相同或相似

模仿的意义:模仿是学习的基础;适应作用;促进群体形成

模仿律:下降律;几何级数律;先内后外律

4.暗示: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及体语以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

5.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它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

招聘公告
法律知识
试题练习
时事政治
面试技巧
综合应用
面试热点
考试大纲
经济知识
判断推理
 
联系我们
地址:商丘市爱德阳光社会服务平台
电话:0370-2599133
传真:0370-2599133
邮箱:100133818@qq.com
网址:www.coei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