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00-000

AIDEYANGGUANG

爱德阳光网站

心聚事业 共同发展
 
 
点击排行
您所在的位置:
基础心理学总复习
来源: | 作者:孙宗敏 | 发布时间: 2016-05-20 | 910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一节 绪论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包括:动物的心理、儿童的心理、正常成人的心理、精神病人的心理

人格包括:气质和性格

基础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意志  心理特性:表现为需要、动机、能力和人格。

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主观现象

2. 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

3.冯特,科学心理学创始人,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4.学派:构造心理学 冯特 铁钦纳

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杜威和安吉尔

   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行为主义:代表人物 华生 观点:查明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由反应推知刺激,由刺激推知反应;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认定心理和行为。

格式塔心理学:魏特海墨、科勒和科夫卡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 观点:人的心理由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心理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发展平衡则是健全的人格,否则会导致精神病。

5.当代心理学主要取向:

    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和马斯洛,观点:重视人的自身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认为人都有自我现实的需要。与行为主义学派和精神分析学派有区别,被称为第三势力。

认知心理学:把人看信息加工系统,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活动;包括输入、编码、转换、存储。

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6.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树突:接受外界刺激。

突触: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连接的部分。

   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即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即传出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即联络神经元。

2.神经系统包括:

   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

   外周神经系统:连接中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

从解剖上分: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从功能上分: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

  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支配内脏器官,一般不受意识支配,与情绪反应联系密切;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3.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脑分为: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

        脑干的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和觉醒的神经结构

        间脑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组成

4.大脑四个区的功能:

 额叶:躯体运动;顶叶:躯体感觉;枕叶:视觉;颞叶:听觉

5.两半球结构对称、功能不对称

   左半球:与言语有关: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

   右半球:音乐、美术、情绪表达和识别。

  1860年布洛卡发现运动性言语中枢称为布洛卡区

  罗杰。佩斯里割裂脑实验,切断胼胝体。

6.巴普若夫的几个概念:

   兴奋和抑制

反射、反射弧反馈

 反射: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弧:有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反射中枢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反馈: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到神经中枢。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巴普若夫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

斯金纳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反射

7巴普若夫的几个规律:

       条件反射的抑制:包括外抑制、超限抑制或保护性抑制、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神经过程在大脑皮层上的运动基本形式就是扩散和集中。

       相互诱导: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外一种神经过程

动力定型:对刺激的动力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

 

第三节 感觉、知觉和记忆

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感觉分为: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2.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韦伯常数、费西纳定律

3.感觉现象:  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

感觉对比:有同时对比和相继对比

联觉

 

各种感觉

1.    视觉:视觉的适宜刺激是380-780纳米。

     视觉器官:视网膜由:节细胞层、双机细胞层和视细胞层

        视细胞层是直接接受光刺激的感受器

          视细胞层有两种感受器:锥体细胞:分辨细节和颜色,明视觉

                                杆体细胞:分别明暗和轮廓,暗视觉

2.听觉:听觉的适宜刺激是16-20000赫兹,对1000-4000赫兹最敏感。

老年人首先丧失的是高频声音的听觉

在声音的持续作用下,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叫听觉适应。

一个声音被其他声音干扰,叫声音的掩蔽

声音太大或作用时间长,引起感受性下降,叫听觉疲劳。

3.听觉器官:科蒂氏器官

声音的特性:音调由频率决定

响度由振幅决定

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4.嗅觉:最古老的感觉

5.味觉:甜、咸、酸、苦

6.皮肤感觉:皮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

7.平衡觉:又叫静觉,感受器是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包括耳石和三个半规管。

8运动觉:动觉在心理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

9.内脏感觉:机体觉。

10痛觉:痛觉没有适宜的刺激。

                             知觉概述

1.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反应。

  基本特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种类: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错觉

2.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反应

  种类:按内容分:

形象记忆

情景记忆

情绪记忆

语义记忆

动作记忆

按是否意识到: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按是否可以加以陈述: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按信息保存的时间和信息加工方式: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3.记忆的过程:从大脑中提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叫回忆

               识记的材料不能回忆,但重现时有一种熟悉感,叫再认

               保持是世界和回忆之间的中间环节。

4.遗忘规律: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第四节 思维 言语及想象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

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

操作过程: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

种类:按形态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按方向分: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按创造性分: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2.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反应,以词进行标示和记载。

内涵深,外延浅;内涵浅、外延广

   概念掌握或概念形成: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自然概念:

   人工概念:人工制造的,对自然概念的模拟;是认知心理学家在实验室里用来进行概念形成研究的实验材料。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迁移: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

原型启发

定势的作用

4.语言: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社会现象。

  言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是心理现象。

   言语的形式:外部语言包括:对话言语、独白言语、书面言语。

               内部言语的特点:发音器官的隐蔽性、言语的减缩性、速度快。

   中枢机制:运动性言语中枢:布洛卡区,表达性失语症

听觉性言语中枢:威尔尼克区,接受性失语症

视觉性言语中枢:失读症

书写中枢:失写症

5.表象:过去感知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再现或在头脑中出现的事物的形象,属于形象记忆范畴

  想象:运用已有的表象,对其进行加工和改造。属于思维范畴。

  种类:无意想象:走神、梦、幻觉

        有意想象: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和幻想。

6.意识和注意

  意识是人类大脑特有的反应功能,是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

  包括外界事物的知觉、自身内部状态的知觉、心理活动的评价和行为的评价。

  睡眠:四个阶段,此后进入快速眼动阶段,出现梦境。

  梦的特点:不连续性、不协调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

7.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和一个特点,不是心理过程。

         种类: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特征: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

第六节 需要和动机

1.需要:是有机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特征:都有对象,受到制约,不断发展,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种类:从需要产生的角度: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从需要的对象角度: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2.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种类: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

        兴趣、爱好是社会性动机,兴趣的特征有:倾向性、广阔性、持久性和兴趣的效能。

        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3.需要的层次理论。

第七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  

1.    定义: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的主体需求。

  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活动

其次情绪和情感是主题的一种主观感受

可以从一个人的外部表现看到他的情绪变化

最后,情绪和情感一定会引起生理上的变化

2.    表情: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叫表情

有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3.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两极性和变化维度:

动力性:增力和减力

激动度:激动和平静

强度:强和弱

紧张度:紧张和轻松

4.    情绪情感种类:

基本情绪: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复合情绪:敌意、焦虑

  心境:一种微弱、持久又具有弥散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心情

  激情: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

  应激: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情绪状态

   应激的危害:损害人的工作效能

造成疾病或障碍的易感状态

使人患病

应付应激的方法:P72

5.    高级情感: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此外还有宗教情感和母爱

6.    意志: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准备阶段(四种冲突)、执行决定阶段

  意志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

                  第八节 能力和人格

1.能力:顺利的、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心理条件

  智力: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思维力是支柱和核心,正常发展的智力是从事任何一种活动的基本条件。

  能力、才能和天才

分类: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类型的差异

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影响因素:遗传、教育

2.人格: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以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特性: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和功能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结构:气质和性格

3.气质: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方面的动力性质的心理特质,相当于脾气、秉性和性情。属于生物属性

 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学说:体液说、体型说、血型说和激素说

 巴普若夫的神经学说: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

 特性:感受性和耐受性

敏捷性

可塑性

情绪的兴奋性

指向性

表现:  P86

如何看待气质类型:气质具有可塑性和稳定性

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影响工作效率

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质形成的难易

气质类型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

4.性格: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性格结构:静态结构:态度特质、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

动态结构:性质的态度特征是性格的核心,对社会、对集体的态度又是最为重要的态度。

5.人格理论

人格的动力理论:佛洛依德

人格结构的类型理论:荣格的内—外向

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和五因素模型。

奥尔波特:共同特质个人特质。个人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卡特: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

艾森克:外内倾、神经质和精神质

科斯塔和麦克雷:五因素模型:神经质、外倾性、经验开放性、宜人性和认真性。


招聘公告
法律知识
试题练习
时事政治
面试技巧
综合应用
面试热点
考试大纲
经济知识
判断推理
 
联系我们
地址:商丘市爱德阳光社会服务平台
电话:0370-2599133
传真:0370-2599133
邮箱:100133818@qq.com
网址:www.coei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