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00-000

AIDEYANGGUANG

爱德阳光网站

心聚事业 共同发展
 
 
点击排行
您所在的位置: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来源: | 作者:孙宗敏 | 发布时间: 2016-05-20 | 1245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

即便有精神障碍的人,他们的心理活动也并不是完全异常的。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转化的可能。异常心理可以部分改善。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各类形式的变态心理。

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

精神病学作为临床医学的分支,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了体液学说,这一推论中,已经包含了“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判断的雏形。

公元5世纪 17世纪,心理异常被看做魔鬼附身,各种酷刑横加在患者身上。

文艺复兴时,自然科学的出现,再一次将心理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在一起。

1861年,法国医生布罗卡发现,大脑下回萎缩后,人的语言运动功能就完全丧失,几乎与此同时,帕斯德对身体疾病提出了“细菌理论”。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在说明

1. 精神分析的解释

    ①精神分析的两个基本命题

     1)心理过程是潜意识的;(2)性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②根据以上两个命题推演出来的判断

 1)力比多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2)性心理发展有三个发展阶段,即口腔欲期、肛门欲期和生殖欲期;

3)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与之对应的人格结构则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4)“本我”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按“道德原则”活动。

5)人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即“自我防御机制”。

③精神分析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

 1)合理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在某个阶段接受的刺激太多或太少,会使“性心理”发展受挫,就会造成其“退化”或“固着”,就会造成人格的变态和异常

 2)虽然有“自我”的调节,但“超我”和“本我”的冲突和矛盾,依旧会让我们体验的焦虑。

 3)“本我”的欲望虽然会被“自我”限制,不会表现出来。但其依旧存在会通过其他的一些方式满足,其中包括病态的方式。

④简评

对弗洛伊德的理论,其功绩首先不是心理学方面,而是哲学方面。他以自己的理论,坚定的抵制宗教思想和支持人本主义思想。他认为人的动机和行为,是人类自身本能的需要。将人类思想和行动中的驱动权从上帝手中夺来还给人类自己。因为这些,对弗洛伊德的打压首先来自的是宗教方面不是心理学方面。

心理学界对他的批评,首先是方法论方面。因为当时心理学界非常重视实验研究,而不是逻辑演绎。所以弗洛伊德的理论虽然基于他对临床的分析和总结和对强迫症和癔病的两种研究,但依旧是逻辑演绎的方式,当时并不被称为心理学。其次,他的理论并不被人们接受,就算他的女儿也没有完全的接受。其女儿安娜与埃里克森一起建立了《自我心理学》将关注重点从“本我”转移到“自我”,将幼儿期的发展论修正为“终身发展论”。20世纪50年代以后,“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出现,使人们可以以不争的事实,对弗洛伊德的关于临床症状的解释提出质疑。

学科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学科理论的替代,这种替代可以使革命的,也可以使渐进的。而关于弗洛伊德理论的反驳与批判,就是渐进性的。但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其正确性,到现在还被很多心理咨询师所接受。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所把握的真理侧面,就是生物本能可以是人类心理动力之一。

2. 行为主义的解释

巴甫洛夫通过“实验神经症”的模型说明“心理冲突”的神经机制,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最早记载。

巴甫洛夫现实通过动物实验,判断出高级神经系统功能的病理机制之后,再通过对临床病人的观察,最后用类比的方法解释人的异常心理现象。巴甫洛夫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区别是在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上或精细特征性上的区别。兴奋和抑制两个基本的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了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引起神经障碍的两个条件是,一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艰难相遇,二是强有力的、异乎寻常的刺激。他认为神经衰弱的特征是兴奋过程的优势和抑制过程的薄弱,癔病则相反,是抑制过程的优势和兴奋过程的薄弱。

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再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其行为并与动物实验结果相比较,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工作的一般技术路线,按这种路线探索人类心理现象的第一人是桑代克。

俄国的行为主义和美国的行为主义最终达到互补的目标,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和各类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现在脑科学的结合,都是其佐证。

行为主义把握的真理侧面是其定向反射(探究反射)作为一种适应环境和积累经验的本能(或称之为“认知能力”)绝对是心理发展的动力之一。

3.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存在人本主义首先提出了“潜能”这一概念,之后便判定人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就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比如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的最基本表现就是“存在焦虑”或叫“基本焦虑”。他是“存在”与“责任”冲突的结果。

人本主义是15世纪反宗教的“怀疑论”的副本。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基本上是来自400多年前的“怀疑论”。人的一切必须集中到人本身的存在上来,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既然是一种哲学理念,它就不需要采用任何科学手段去证明任何东西,它只要提出一种假设并赋予这种假设某种固有的特性,再进一步从这种特性推论开来,就能解释一切,便可构成一种“学说”。

人本主义把握的真理侧面是,人类社会性的合理内核,即个体与群体的矛盾对立统一问题。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一、正常心理活动具有三大功能

1. 能保障人做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2. 能保障人做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  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3. 能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的改   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一、常识性的区分

1. 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2. 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3. 自身社会功能的不完整。

4. 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二、非标准化的区分(李心天1991

1. 统计学角度,将心理异常解释为某种心理现象偏离了统计常模。

2. 文化人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解释为对某一文化习俗的偏离。

3. 社会学角度,将心理异常解释为对社会准则的破坏

4. 精神病学角度,将心理异常解释为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

5. 认知心理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看做是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

三、标准化的区分(李心天1991

1. 医学标准。将心理障碍当做躯体疾病一样对待,必须找到他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

化的根据,其原因是脑功能失调。

2. 统计学标准。一个人的心理正常或异常,就以其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

其缺陷有:①智力超常或有非凡创造力的人在人群中是极少数,但不被人认为是病态;②有些心理特征分布不一定是常态;③心理测量的内容受社会文化的制约。

3. 内省经验标准。有两个方面,一是病人的内省经验,二是观察者的内省经验。

4. 社会适应标准。正常情况下,人能够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稳定状态,能依照社会

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

四、心理学的区分标准(郭念峰19861995

1.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同一性原则。

任何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是指患者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或者说是“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丧失。这个标准对鉴别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妄想等症状很有效。

2.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原则。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

3.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第三节 常见的异常心理的症状

常见的心理异常的主要症状,是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必备的基础知识。咨询师是为了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辅助性的,是有条件。条件是;必须是经过系统的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之后;主要目标应该是社会功能的康复和预防复发;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第一单元 认知障碍

一、感知障碍

1. 感觉障碍

①感觉过敏。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低,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应。

②感觉减退。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增高,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

③内感性不适。内部性质不明、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

2. 知觉障碍

    ①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精神疾病患者的错觉不能接受现实检验,在意识障碍的瞻望状态时,错觉常带有恐怖性质。

②幻觉。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适由客观事物引起。

1)根据感受器不同区分:

幻听:包括言语性和非言语性幻听,言语性幻听还分为:命令性幻听、评  

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

幻视;幻视可以同外界事物的形象一样,也可能是缺乏具体形态和明确结

构的幻视(原始性幻视)。

幻嗅:患者嗅到异味感。

幻味:患者在食物或水中尝到某种特殊的怪味道。

幻触:患者感到皮肤或黏膜上又虫爬、针刺、电灼等异常感觉。

内脏性幻觉:患者躯体内部有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的异常知觉。

最为常见的是幻听、幻视次之,其他种类的较少见。

2)按幻觉体验的来源

真性幻觉:患者的幻觉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客观事物一样,并

引发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反应。

假性幻觉: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一样。

 3)按幻觉产生的条件

功能性幻觉:在某个感觉器官出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觉。

思维鸣响或思维回响: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

心因性幻觉:是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

3. 感知综合障碍: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

①视物变形症:患者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时产生变形。

②非真实感:患者觉得周围事物像布景、“水中月”、“镜中花”,人物像是油画中的肖像,没有生机。

③窥镜症:认为自己的面孔或体型改变了形态,自己的摸样发生了变化,因而一日之内多次窥镜。

二、思维障碍

1. 思维形式障碍

①思维奔逸:主要指思维活动量的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加快。表现为语量多、语速快、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词汇丰富、诙谐幽默。自诉反应灵敏(脑子转的快)。严重时出现音联、意联和随境转移。

②思维迟缓:表现为语量少、语速慢。以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反映迟缓为主要症状。自诉:“脑子不灵了,脑子迟钝了。”严重时,虽然患者本人非常努力,但学习或工作效率很低。

③思维贫乏:患者思想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对一般性的询问往往无明确的应答性反映或回答得非常简单,但回答时语速并不慢。

④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回答不够中肯,也很不切题,给人的感觉是“答非所问”。

⑤破裂性思维和思维不连贯:两者症状类似,都是谈话内容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单独的语句在语法结构上是正确的,但主题与主题之间,语句之间缺乏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甚至出现语词杂拌,即不但主题之间,语句之间缺乏在意义上的不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而且在个别词语之间也缺乏应有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言语更加支离破碎,语句片段,毫无主题可言。两者本质的区别是:破裂性思维是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不连贯是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

⑥思维中断:患者无意识障碍,无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在短暂时间内突然中断,常表现为言语在明显不应停顿的地方停顿,并不受患者意愿支配。

⑦思维插入或思维被夺:患者在思考时突然出现无关的意外联想,患者有不自主感,认为是别人强加给他的,不受其意志支配叫做思维插入。若患者在思考中突然认为自己的一些思想被外界的力量掠夺走,叫做思维被夺。

⑧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指不受求助者意愿支配的思潮,强制性地大量的涌入脑内,内容杂乱无章、毫无意义,突然出现,迅速消失。其与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的差别在于,思维插入或思维被夺,患者还有一部分思维是自己的,而思维云集的患者认为全部的思维都不是自己的。

⑨病理性赘述:患者在谈话过程中夹杂了很多不必要的细节,最后才讲出了其本次谈话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⑩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患者主动将一些普通概念、词句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不经患者解释别人无法理解的含义。

11语词新作:患者自己创造一些文字、图形成符号,并赋予其特殊的含义。

12逻辑倒错性思维:以思维联想过程中逻辑性的明显障碍为主要特征,患者的推理过程十分荒谬,既无前提,又缺乏逻辑根据,而且坚持己见,不可说服。

2. 思维内容障碍

①妄想

1)特点:

以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

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

身经历纠正这种荒唐的结论。

 2)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分类

关系妄想:患者把实际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

被害妄想: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

特殊意义妄想:患者认为周围人的言行,日常的举动,不仅与他有关,而且有一种特殊的含义。

物理影响妄想:若患者认为自己的思想、意志活动受外界某种力量的支配、控制和操纵时叫影响妄想。若是受某种先进的仪器控制,则成为物理影响妄想。

夸大妄想:患者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

自罪妄想:又称罪恶妄想,患者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和罪行,甚至自己是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应受惩罚,以致拒食或要求劳动改造来赎罪。

疑病妄想: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因而到处求医,即使通过一系列详细检查和多次反复的医学验证都不能纠正其歪曲的信念。

嫉妒妄想:患者坚信自己的配偶对其不忠,另有外遇。

钟情妄想: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严词拒绝,反而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

            10 内心被揭露感:又称被洞悉感,患者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或患者本人及其家人之间的隐私,未经患者语言文字的表达,别人就知道了。

            11 除了以上这些外,还有被窃妄想,变兽妄想,非血统妄想等。

3)按妄想的起源以及幻想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分类

     1 原发性妄想:是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异常的一种病态信念。找不到心理学上的解释。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症状,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有重大参考价值。

     2 继发性妄想:是指以错觉、幻觉、逻辑推理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等精神异常为基础所产生的妄想,或者在某些妄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另一种妄想。

②强迫观念

含义是某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地出现在患者的脑海中,患者自己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但又摆脱不了,患者为此苦恼。其表现:强迫性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计数、强迫性怀疑、强迫性对立观念。在临床上,强迫性思维多见于强迫症,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③超价观念

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它的发生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 ,但患者的观念是片面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的。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

三、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

1. 注意障碍

    ①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共有的属性。注意对判断是否有意识障碍有重要意义,意识障碍时总伴有注意障碍。

②注意减弱:患者主动和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以至注意容易疲劳,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从而记忆力也受到不好的影响。

③注意狭窄:患者的注意范围显著缩小,主动注意减弱,当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不能再注意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

    判断意识:①感觉灵敏度;②注意力集中;③短时记忆力。

2. 记忆障碍

①记忆增强:是一种病理的记忆增强 ,表现为病前不能够并且不重要的事情都回忆起来。见于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和偏执障碍。

②记忆减退:表现为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减退,脑器质性损害患者最早出现的是近记忆力减退,严重后远记忆力也减退。

③遗忘:对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期内的经历不能回忆。

  顺行性遗忘:指患者不能回忆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情。

  逆行性遗忘:指患者忘掉受伤前的一段时间的经历。

  心因性遗忘:指对生活中某以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通常与这一阶段发生的不愉快时间有关。 

④错构:是记忆的错误,对过去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在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上出现错误的回忆,并坚信不移。

⑤虚构:患者在回忆中将过去事实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说成是确有其事,患者以这样一段虚构的事实来弥补他所遗忘的那一片段的经历。

患者同时出现记忆减退、错构、虚构以及定向力发生障碍时称为柯萨可夫综合症。

3. 智能障碍

①智能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分析综合能力、理解力、判断力、一般知识的保持和计算力等,只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精神活动。

②精神发育迟滞:指先天或围产期活在生长发育成熟以前,由于多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使大脑发育不良或发育受阻,以致智能停留在某一阶段,不能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其智能明显低于正常的同龄人。

③痴呆:是一种综合症,是意识清楚情况下后天获得的记忆,智能明显受损。临床表现有,综合判断推理能力下降,记忆力,计算力下降、后天获得的知识丧失、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或丧失,生活不能自理,并伴有精神和行为异常。绝大多是的痴呆是器质性的,由于心理应激引起的假性痴呆进行鉴别,假性痴呆预后较好。

四、自知力障碍

自知力是指患者对其精神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自知力完整是指,患者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要求治疗。神经症的自知力完整,精神病的自知力完全丧失或无自知力。自知力是精神科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严重程度,以及疗效的重要指证之一。

第二单元 情感障碍

一、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

1. 情感高涨:患者经常面带笑容,自诉心里高兴,就像过节一样。因而精力充沛,内

心充满幸福感,睡眠减少,爱管闲事。同时,自我评价过高,可有夸大妄想。思维奔逸,情感高涨,动作增多同时存在,则构成躁狂状态。

2. 情感低落:患者经常面带愁容,表情痛苦悲伤。自诉精力不足,失眠(或睡眠过多)。

变得顾虑重重,原有的业余爱好和个人兴趣不复存在。自我评价过低。可有自罪妄想,患者可能有自杀企图和行为。

3. 焦虑:患者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和客观因素的情况下,对其自身健康或其他问题感

到忧虑不安,即使多方解劝也不能消除其焦虑。严重的急性焦虑发作,称惊恐发作,惊恐发作一般持续几分钟到半小时左右。

4. 恐怖:患者遇到特定的境遇或某一特定事物,随即产生一种紧张恐惧的心情,患者

明知没有必要,却无法摆脱这种恐怖的内心体验。

二、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

1. 情感迟钝:患者对一般情况下能引起鲜明情感反应的事情反应平淡,缺乏相应的情

感反应,患者的一些高级的、人类所特有的、很惊喜的情感(例如劳动感、荣誉感、责任感等等)逐渐受损,但是还没达到完全丧失的程度。

2. 情感淡漠:患者对一些能引起正常人情感波动的事情以及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密切关

系的事情,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患者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表情呆板,内心体验缺乏。

3. 情感倒错:患者的情感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三、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

1. 情感脆弱:患者常因为一些细小或无关重要的事情伤心落泪或兴奋激动,无法克制。

2. 易激惹:患者很容易因为一些细小的事情而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

3. 强制性哭笑:患者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出现不能控制地、没有丝毫

感染力的面部表情,患者对此无内心体验。

4. 欣快:痴呆基础上的一种“情感高涨”。患者常带有单调并且刻板的笑容。

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

一、意志增强:意志活动增多,不同的精神障碍表现不尽相同。

二、意志缺乏:表现为患者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行为被动,生活极端懒散,个人

及居室卫生极差。严重时患者甚至连自卫、摄食及性的本能都丧失。

三、意志减退:指患者的意志活动减少。常见于抑郁状态患者和意志减退。两者都与轻度的意志缺乏患者类似。但抑郁状态患者的症状表现是源于情绪低落,对周围一切兴趣索然,

四、精神运动性兴奋

1. 协调性的精神运动兴奋:患者动作和行为的增加与思维、情感活动协调一致,并且

和环境协调一致。

2. 不协调性的精神运动兴奋:患者的动作、行为增多与思维及情感不相协调。

五、精神运动性抑制

1. 木僵:患者不言不语、不吃不喝、不动、言语活动和动作行为处于完全的抑制状态。

若言语活动和动作行为没有完全消失,则称亚木僵状态。目标分为:紧张性木僵、抑郁性木僵、心因性木僵、器质性木僵。

2. 违拗

①主动性违拗:患者对于别人要求他做的动作,不但不执行,反而做出与要求完全

相反的动作。

②被动性违拗:患者对别人要求不做出任何行为反应。

3. 蜡样屈曲:患者不仅表现为木僵状态,并且患者的肢体任人摆布,即使被放一个很

不舒服的姿势,也可以较长时间内像蜡塑一样维持不动。

4. 缄默:患者缄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但有时可以用手势或点头、摇头示意,或通

过写字与别人进行交流。

5. 被动性服从:患者被动地服从医生或其他人的命令和要求,即使是完成别人所要求

的动作对他不利,会使他难受,患者也绝对服从。

6. 刻板动作:患者机械刻板地反复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常与刻板言语同时出现。

7. 模仿动作:患者无目的地模仿别人的动作,常与模仿言语同时出现。

以木僵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有违拗、蜡样屈曲、缄默、被动性服从、刻板言语、刻板动作、模仿言语、模仿动作等精神症状中的几个症状,就构成紧张性木僵症候群。

8. 意向倒错:指患者的意向活动与一般常情相违背,导致患者的行为活动无法为他人

所理解。

9. 作态:患者做出幼稚愚蠢、古怪做作的姿势和动作。

10.强迫动作:是一种违反本人意愿,反复出现的动作。

特别单元 关于梦

弗洛伊德认为,梦境是性本能挣脱意识禁锢之后的变相宣泄。

潘菽说:“梦是特殊意识状态下的思维与情绪活动。”

正常意识活动是一个连续体,主要包括觉醒和睡眠,即一般意识状态和特殊意识状态,这两种状态循环交替地出现。

梦境的结构是不现实和无效的,其本身不具有现实意义,在其中的情绪体验,经常有现实意义。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一单元 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

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为心理健康下的定义是: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想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其标准是: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职业工作中,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本书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第二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力在正常范围内,智商与心理健康就无明显相关。只有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相关的因素才可以作为评估心理健康的指标。

一、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许又新1988

1. 体验标准:是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主要包括,是否有良好的心

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等等。

2. 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

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

3. 发展标准:即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的考察与分析。

二、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郭念峰1986

1. 心理活动强度:指对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2. 心理活动耐受力: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

3. 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

4. 意识水平:往往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

5. 暗示性: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坏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

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女性比男性较易受暗示。

6. 康复能力: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

7. 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思维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

制下实现的。

8. 自信心:实质上是正确自我认知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

9. 社会交往:个体与亲友、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沟通交流的能力。

10.环境适应能力:采取主动性或被动性的措施,使自身和环境达到平衡的过程叫适应。

主动适应,其内涵是积极地区改变环境;消极适应,其内涵是躲避环境的冲击。

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一、概念的区分

1. 心理正常: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或者说不包含有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

2. 心理不正常:即变态心理学说的“异常心理”,指有典型精神障碍症状的心理活动。

3. 心理健康: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

4. 心理不健康: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

第六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

第一单元 健康心理学概况

一、健康心理学现状

1. 健康心理学至今不是一门成熟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都处于模糊状态。

2. 健康心理学似乎是想借助“现代医学模式”理念,去探索健康问题。而“现在医学模式”的实践不足,恐怕正是健康心理学难以确定其内涵和外延的缘由。

3. 健康心理学在美国是医学和心理学的交叉的产物,也可以说是心理学借助“现在医学模式”主动介入医学领域的结果。

4. 健康心理学尤其难以克服的局限性。比如至今不具备完整的概念系统,而一门学科是否可以立于科学之林,关键是能否科学地建立起自己的概念系统。

二、健康心理学的早期定义是:保健、诊病、防病和治病的心理学。

三、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

1. 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

2. 防御压力和治疗反应性心理障碍中的心理学问题。

3. 培养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的心理学问题。

从中可以看出,健康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践,侧重于伤害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活动。

第二单元 关于躯体疾病

一、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1. 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

2. 患者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

3. 情绪低落。

4. 时间感觉发生变化。

5. 精神偏离日常状态。

二、心理学在医学中的具体应用

1. 医生每天查看病房对病人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医生当着病人谈论病人的病情。应当把查房工作严格的分为三个步骤:①在办公室内讨论病人的疾病;②在病房检查病人;③回到办公室内分析和讨论病人的病情。

2. 对不治之症的治疗时:①治疗不能限于生物学方面,必须深入到心理和社会学层面;②用语言、眼光和交往方式去鼓励患者;③最大限度地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争取家属和社会的配合。

3. 若躯体疾病患者出现急性精神症状,如幻视、瞻妄、耳聋等。这可能是意识模糊的先兆,必须请精神科医生会诊。

4. 神经官能症类的症状,多在疾病慢慢发展和逐渐严重的情况下产生。

5. 各类有害因素在疾病严重时,可以加重情绪变化,甚至出现意识障碍。

第七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第一单元 概述

严格的说,心理健康咨询的工作对象,只是心理不健康的各类状态,而不是各类异常心理状态。但这只是咨询心理学未来的理想境界,一些神经症患者更倾向于心理咨询。 

一、进行分类的用途

1. 咨询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区分。

2. 进行合理的临床诊断。

3. 限定心理健康咨询范围。

4. 咨询方案的制定。

5. 疗效评估。

6. 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入研究。

7. 职业培训。

8. 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9. 自我心理保健的需要。

二、效度(确定“心理不健康状态”真实存在的标尺)

1. 症状学效度。心理不健康状态的某一类别,存在独立的、稳定的“心理不健康特征”和“心理不健康特征组合”。临床经验和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了这句话的真实性。

2. 预测效度

   1)对自然发展的预期

       1 在三个月内,部分人有可能自行缓解。

       2 由于主、客观条件较差。短期内得不到化解。

       3 心理健康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使心理抗压能力和耐受性逐渐下降,出现间断性的身体虚弱,情绪和情感的自控能力下降,生活和社会功能受到一定影响。

   2)外界干预下的预期

       1 非专业的社会支持。是指心理不健康状态出现后,亲朋好友、社会福利或援助等机构,出自道义和关心爱护,对当事人给予的精神或物质的支持和帮助。

       2 专业的心理咨询。就是在咨询机构接受心理咨询,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康复。

3. 结构效度(在理论上,促成或影响“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因素有如下几点)

1)人口学因素;(2)个性心理特征;(3)身体健康水平;(4)社会变迁。

第二单元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一、一般心理问题

1. 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的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2. 不良情绪不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 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4. 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二、严重心理问题

1. 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

2. 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的持续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3. 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4. 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

“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三、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

许又心的标准。

特别单元 关于焦虑

1894S.Freud提出,从神经衰弱里分出一个特殊的综合症:焦虑神经症。这标志着近一个世纪以来大规模研究焦虑的开端。他将焦虑分为:客体性焦虑(恐惧)、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S.Freud的功绩是:①唤起了全世界对焦虑的重视;②他的思想刺激了广泛的研究。但他关于无意识焦虑的学说给临床精神病学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A.Lewis认为焦虑作为一种精神病理现象具有以下特点:

①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病人基本的内心体验是害怕。

②这种情绪是不快的和痛苦的,可以有一种死在眉睫或马上就要虚脱昏倒的感觉。

③这种情绪指向未来,它意味着某种威胁或危险即将到来或马上就要发生。

④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威胁和危险,或者用合理的标准来衡量,诱发焦虑的事件与焦虑的严重程度不相称。

⑤与焦虑的体验同时,有躯体不适感、精神运动性不安和植物功能紊乱。

烦恼的特点:有具体的事件,个体知道自己担心的是什么;是对过去的事后悔和对现状不满。

介于急性焦虑反应与慢性焦虑神经症之间的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也称为精神创伤后迟发的焦虑障碍,特点是:精神障碍异乎寻常,也就是对几乎所有人都是创伤性的;事情发生后经过几个星期至几个月才起病,这种创伤后的潜伏期是特征性的。症状可分为三组:①轻度到中度的广泛性焦虑;②反复重新体验精神创伤的经历;③情感钝化和回避。

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

第一单元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从心理学角度,压力是由外部事件引发的一种体验。要求人们去改变现状,以便应对事件带来的新情况,要求人们付出努力,去应对生存环境所发生的变化,这种应对叫做“适应”。在这种应对中,我们体验到麻烦,那么压力已经成为现实。

一、压力的定义  

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功能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二、压力源的种类

1. 生物性压力源。这是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活和种族延续的事件。

2. 精神性压力源。这是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

3. 社会环境性压力源。这是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需求的社会事件。

    ①纯社会性的;②由自身状况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等等。

三、压力源的测评

1. 社会在适应量表

设计者是霍尔姆斯,该量表是针对重大生活事件而设计的。量表上得分较高的,较容易患心脏病、骨折、糖尿病、白血病以及小感冒。

2. 日常生活小困扰的测量

坎纳编制的两个量表,即日常生活中小困扰的量表和日常生活中令人兴奋的量表。后来戴隆基斯用这两个量表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日常小压力比主要的生活改变更能预测健康。

3. 知觉压力的测评

四、压力的内省体验

勒温和米勒将冲突的形式分成:

1. 双趋冲突:当两件有强烈吸引力,但两者又互不相容的事物出现在面前时,比如中

国俗话所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出现时,人的内心便形成了双趋冲突的局面。

2. 趋避冲突:当一个人想达到一个有吸引力的目标,但达到该目标有极大危险,这时,

便进入趋避冲突的境界。

3. 双避冲突:当一个人面临两种不利的情景,体验到双避冲突的压力,比如处在腹背

受敌的境况。

4. 双重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可能由两种可能的选择引起的。当这种选择都是既有

利又有弊时,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就会处于双重趋避冲突中。

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

一、压力的种类

1. 一般单一性的生活压力:如果我们在某一时间阶段内,经历着某一种事件并努力去

适应它,而且其强度不足以使我们崩溃。那么我们称这时候体验到的压力位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

2. 叠加性压力:①同时性叠加压力:在同一时间里,有若干构成压力的事件发生,这

时,当事者所体验到的压力称为同时性叠加压力,俗称“四面楚歌”。

②继时性叠加压力:两个以上能构成压力的事件相继发生,后继的压

力恰恰发生在第一个压力的第二或第三阶段,这时当事者体验到的压力称为继时性压力,俗称“祸不单行”。

3. 破坏性压力:又称极端压力,包括战争、大地震、空难、遭受攻击、被绑架、被强

暴等等。强烈的破坏性压力会造成“创伤后压力失调(PTSD)”。

强大自然灾害后会造成“灾难症候群”。分为三个阶段:①惊吓期,就是通常所说的“失魂落魄”的状态;②恢复期,与通俗的“后怕”相仿;③康复期,心里重新达到平衡。

二、压力的适应

1. 1920年,坎农最早使用人体生理变化作为指标,对适应压力付出的生理学代价进

行过详细描述。

2. 1956年,塞利将适应压力的过程分为三阶段:

①警觉阶段。机体释放储存的能量,用于呼吸、心跳加速。汗腺加快分泌,血压、体温升高等。

②搏斗阶段。

 1)警觉阶段的生理。生化指标在表面上恢复正常,外在行为平复,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是一种被控制状态。

 2)个体内在的生理和心里资源被大量消耗

 3)由于调控压力而大量消耗能量,所以个体变得敏感、脆弱。

③衰竭阶段。能量几乎耗尽,这时,已无法继续去抵抗压力。若还处在压力下,就必然会发生危险,这时,疾病和死亡的发生都有可能。

在适应(或应对)压力时所经历的上述三个阶段,统称为“一般适应症候群”。

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结果和中介系统

一、压力的临床后果

1. 压力如何造成临床症状

    ①体质、压力论(Stembach):压力和个体的身体素质对疾病的发生同时起作用。

②器官敏感论(Engle):在应对压力时,反应最敏感,活动强度和频率最高的器官,最容易患病。

2. 从压力源到临床相的所及过程

    ①对压力的响应阶段。个体对于那些被个体察觉、与个体生活相关并引起响应的

事件,并体验到压力的阶段。这些事件可以是: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

②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

中介系统有三个子系统,即认知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免疫系统。三个系统都有性质相反的两种功能,一是增益功能,另一种是消解功能。

 1)认知系统的具体作用

     1 认知、评估作用

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压力,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可使事件的强度相对降低,反则,效果相反。

拉扎鲁认知影响压力相对强度的方式有三类:第一,认知的结果是两可的。第二,对客观事件严重性的评估。第三,面对事件,当事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也影响压力的相对强度。

认知对压力的作用还有一点,是当事人是否认为自己能够控制局面,即是否能够自主地控制或调解压力的出现于发展,是否能够自由地调整自己的适应行为。

             2 调节控制作用

           即当事人遇到某一压力时,对其可控与否,可控的就不会焦虑紧张,而不可控的,就会引起人们的焦虑紧张。

           对局面的控制类型大概有三大类。第一,行为的自我控制。是个人在压力下,对自己的行为有无主动权的问题。第二,认知的控制。是处在压力下,对自己的思维活动有无自主权的问题。第三,环境的控制。

     3 人格的影响作用

       外控型人格者:认为个人生活中的主导力量是外力,自己对自己如何生活是无能为力的。

       内控型人格者:认为在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根源在自身,成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失败是自己的失误。

2)社会支持系统

      其作用有两种:一是,具体地支持当事人;二是给当事人精神支持。

 3)生物调节系统

主要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他们的功能状态好,可以防止或降低应激后果的躯体化症状。

中介系统的总体功能,由三个子系统各自的功能状态决定。

③临床相阶段

 临床症状分成:及时型,就是个体响应后,经中介后,迅速表现出的临床症状。

               滞后型,就是因为某些原因,压力的临床症状没有立即的表现出

来,认识作为潜在的模糊观念积存起来,当后来类似事

件出现时,积存的模糊观念又被激活,赋予它新的意义。

临床症状一旦以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的改变表现出来,下一步就是临床干预。在干预中,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必须把眼光投向压力的来源和个体的中介系统。

尤其说明下精神性压力源,精神活动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是很明显的,如个体长期积累的经验可以积极参与个体的认知,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认知倾向性,依它的特点可对外部事物产生不同的理解,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

 

招聘公告
法律知识
试题练习
时事政治
面试技巧
综合应用
面试热点
经济知识
考试大纲
判断推理
 
联系我们
地址:商丘市爱德阳光社会服务平台
电话:0370-2599133
传真:0370-2599133
邮箱:100133818@qq.com
网址:www.coei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