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EYANGGUANG
爱德阳光网站
5月16日更新:
5月15日,周一,中山大学社工本科专业暂停招生的事件又增加了中国青年报、中国之声、凤凰网等媒体的相继关注。
中国之声(央广网):中山大学社工专业本科今年停招 承诺给最后两届争取学习资源
摘录:今天中午,中山大学社工专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学对中国之声表示,5月5日下午学院通知社工和民族学的同学一起开会,宣布了这一决定。不少同学出于对社工专业的专业认同和感情,都表现的很失落。虽然今年社工专业本科不再招生,但学院承诺会给“最后两届”争取到更好的学习资源。这位同学也坦言,其所在专业一线社工的就业率的确比较低。
今天下午,记者致电中山大学,学校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部分专业同社会需求不适应、区分度不高、专业特色不鲜明。从今年3月开始,学校组织开展了为期近两个月的本科专业办学水平评估。近期,学校教务部分别向部分学院反馈了2017年本科专业办学评估意见,决定调整或暂停18个本科专业的2017年招生。
该负责人表示:“一类是有的学院专业和其他学院重复,师资力量肯定有一个评估过程,比如好几个学院都有经济学,根据师资力量做一些调整;这是一类是宽口径的,个别专业进来时不要分那么细,通过宽口径培养。总之调整有它的缘由和初衷,不像社会上讲的那么简单。”
凤凰文化:中大停招社工本科:专业性不清,何来尊重和地位?
凤凰文化:你觉得学界哪些共性问题导致了这些后果?
陈振铎:表面是专业识别度和认同问题。您看到名人界或者公共人物界有几个是社会工作出身的吗?倒是见到很多伪慈善的老板们借着社工名义做其它事情。客观上,也不存在一个“社会工作学”,一定要给社会工作配上一个“学”的话,那也只算是技术和工作方法论。专业性,从学科角度来看,基础理论基本来自于社会学和心理学,技术上来自于咨询,但如何和心理咨询师区分开?
但专业识别度和认同迟迟建立不起来,一方面专业确实还新,但主要和教育市场化改革以来的几次大跃进也相关。第一次是本世纪初的本科扩招,社工专业因成本低、上马快、就业范围广,使专业遍地开花并通货膨胀;第二次是近年直接在一些没有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经验的精英大学置放大量社工职业硕士指标,虽然借着精英大学抬头的文凭,让这些学生不会难找工作,但对行业本身来说,是又一次严重的通货膨胀,就业市场变成买方市场。
而扩招就需要师资,也没那么多合适的师资,专业没有完全形成,那么会导致课程教学水。这是学生、包括我自己做学生的时候普遍印象。
以教材为例,比如某本所谓的北京某大学大教授的《社会学概论》,里面谈而论道各种口号式的语句。有套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教材,本应该用大量经典案例来教的,却充斥着各种“贯彻”、“必须”、“是有必要的”的论证,你让学生怎么尊重你的专业性?
十五年前学生迷茫,十五年后学生还迷茫,不能怪学生。
现在看到的都是政府说什么,社工界做什么。我相信这不是政府的本意。要靠掉眼泪和向外求援诉苦的方式来争取支持,是不值得同情的,社工界必须有足够专业的主体和共同体,没有清晰的专业性,何来尊重和地位?
我们除了堂而皇之地谈发展、理论、前景、悲情等各种符号化议,能不能先想想专业给了学生什么?获得社会对职业的尊重首先是不是应该自己摆清楚自己的专业位置?公众不懂社会工作,不能怪公众,有些社工专家学者,在忙着做项目、做咨询,有没有想过通过媒体、借助各种事件和公众多交流和沟通?
财新网:争鸣|名校社工专业被撤谁之过
摘录:中大撤销社工本科,正是发生在中国社工行业门槛被踩烂的这个时间节点上。中大仍然保留了这个专业的硕士乃至博士教育,因为相关的管理与教研人员仍然需要精英。但本科不再开设,是因为本科就入行的这个群体,本身已经无法把持住本专业必要的门槛。社工项目的经费主要来自政府购买,社工的人力供应在教育系统。社工在中国的溃败,以及在名校的被“扼杀”,说到底究竟是名校管理层的专横,还是购买方和教育管理方的放任所致,是一个值得各界长久思考的问题。
5月15日更新:
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暂停招生事件在过去一周又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包括红星新闻、公益时报、英国金融时报、财新网等媒体均进一步对此次事件进行了相关报道或评论,院系方面蔡禾教授、张和清教授也先后发声;另一方面,5月11日,由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发起的“社工同心”专项基金在广东省百川慈善金会成立。截止当天, “社工同心”专项已接受社工同心T-shirt售卖捐赠(22960元)、校友和热心人士捐赠(28000元),合共50960元。
与事件起初社工行业人士多聚焦于该事件本身不同,上周的几篇报道相对集中将焦点聚焦到高校教学改革层面。而在网络上,针对此次事件以及中山大学或延伸至我国高等院校的学科改革、高校治理等层面的问题,讨论的声音更为高调。而了解或不了解社工行业的网友对该专业的评论声音也更多元。
不了解社工或浅层接触过社工的公众认为,这个专业存在的价值不大,社工在社区开展的活动也停留在表面功夫,并支持取消该专业。同时,结合媒体报道的就业率低、转行毕业生多等问题,认为学校从毕业生就业率和转行情况来定是否停招专业,是合理的。
而社工人士的评论则更为激烈。从本平台发起的该事件的调查结果来看,65%的读者支持继续招生,26%的读者支持暂停招生,另有9%的读者觉得无所谓。而评论的声音中,也早已从对该次专业停招事件中,跳到对行业发展现状的种种不满上,包括社工薪酬待遇低、晋升渠道窄、宣传力度不够等等。
每一次的社工行业热点事件,不论导火索是何事,最后的议论和不满都会跑到这几个话题上。而这次因起源于中山大学社会工作,关注度更高。对于高校社工专业停招的评论里,史柏年教授的声音为我们认识这一专业在高校中存在的发展困境,又多了一层认识。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执行院长史柏年:其实高校调整或社会工作专业停止招生,早些年就已经有了,此前在西南地区社工领域影响较大的西南财经大学,也停止了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招生,这次中山大学拟停招事件之所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是因为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身起步早,走在了全国前列,而且一直以来在社工行业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再加上事件发生在对社会工作关注较高的广东省,所以才形成现在的舆论态势。
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是当前中国高校社工专业教育的一种危机,而这种危机并不是现在才有的,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后所培养的一批批高校专业毕业生,最终是要走进社会接受市场检验的,中国目前已经处在社会转型时期,需要一批专业的、有能力、适应中国社会的社工人才,而当前高校社工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理念灌输等培养的毕业生能否真正的胜任这样的使命,能否让机构、政府、社会都认可,能否体现出自身价值的不可替代性,这是高校社工专业教育目前急需决绝的问题。(摘自《公益时报》)
金融时报中文网5月12日刊登了专栏作家陈振铎的文章《中山大学撤销专业风波折射的高教问题》。文章提出,集改革者、搅局者、强硬官僚等身份于一体的理工思维校长的“改革”,挑起的争议是整个大学改革矛盾的缩影。
5月13日,由胡舒立女士所领导的财新传媒创办的财新网刊登了实习记者戚展宁撰写的文章《中山大学停招社工本科专业 被指释放负面信号》。文章提出,中山大学停招包括社会工作专业的18个专业,校方回应此举“合理合法”,但师生争议不断。建设“双一流”的背景下调整学科的争议折射高校治理困境。
这两篇文章均从中山大学社工专业本科停招的事件中,延展开始关注高校改革问题中。
金融时报中文网:中山大学撤销专业风波折射的高教问题
摘录:若说这还属于学术争议,那么此事件中该校长的强势,是引起各方不满的另一原因。比如从各起争议事件中官方的反应,我们看到的是,他借用行政官员的权力来推行他作为校长的意志。即使作为学者的罗俊,或者作为校长的罗俊,有其力图改革的积极一面,但这些想法有没经过充分的辩论达成共识?有没有按照学者和校长的身份去和师生沟通?如果没有,自由、包容、开放去哪儿了?
如何在大学这个大帽子之下,尊重各个学院的差异与优势,继承这些遗产,不单以行政偏好的所谓世界一流大学指标、大学偏好的研究等刚性考核来推动发展,形成学院自主差异化发展,并允许一定的竞争存在,逐渐形成大学内部研究、职业和技术等不同属性专业和学科相互平等配合的系统,这是中山大学和中国高等教育界可以探讨的问题。
财新网:中山大学停招社工本科专业 被指释放负面信号
摘录:就程序而言,中大的专业调整经过了一系列规范程序,还首次引入外部专家评审机制,校方称“依法依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对财新记者直言,“老师和校友有质疑,说明学校的决策有问题。”他指出,师生、包括校友的意见,都应该在作出决定前公开听取。
虽然专业调整经过了学术委员会的评价,但是熊丙奇仍认为,现在的学术委员会不是真的是独立的最高学术权力机构,更多沦为摆设和工具,并不能独立决策。
让许多校友唏嘘和不解的是,连专业的负责人张和清教授,也是在5月5日的紧急会议上“被突然告知社工本科暂停招生,没有任何余地”。而校友的联署公开信,也是希望跟决策层平等对话,充分表达意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大教授也承认,专业调整有其合理性,而“学校的问题在于没有进行有效的讨论和沟通。”
此前,在中大发生的许多改革,包括大规模的学院撤并,校区的建设和改造,校园的限外令,课程安排的调整等等,都屡屡引起师生争议和媒体报道。不少老师和学生认为,自己的意见没有得到充分表达,总是突然被告知某项跟自己关系密切的决定。
关于此次事件的最终何去何从,或许我们终究暂时等不到一个明确的结果。但是社工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长期积聚以来的问题,迫切等着推动社工发展的一些相关方行动起来,再进一步加大力度的着手解决,让我们看到行动,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政策和数据层面。社工发展,关系到每一个与之相关的人,我们没有一个人是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