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的成长
这是一个真实故事,我想或多或少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点启发。
她给我的初步印象
高一新生入学的第一天,班上来了位瘦瘦小小,又显得十分文静的女同学,和其他人相比倒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同,但是从后发生的几件事却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件事是班上要推选宣传干事,和她来自同一个初中的同学积极推荐她,但她却十分胆怯地摇摇手,连说自己不行,甚至再说都要哭出来了。另一件事是在活动课中,大家都在寻找和自己有共同点的人,如爱好、身高、生日等十分热闹,但我发现她站在一边将自己写的纸条揉了又揉,就是没上去,好不容易等来了一位同学,却说:“噢,你胆子很小的,和我相差太大了。”说完又去找其他同学了,于是她就慢慢坐下来,她的纸上没有一个同学的签名。
她这是怎么啦?为什么不去和同学交往?难道她是……
困惑中的她
打开周记后,一行字跳入了我的眼帘:“老师,对不起,不是我不支持班级工作,而是我怕自己不行,干不好会被人笑话,被人看不起……”“老师,我想跟您谈谈,但又不知说什么好,您能理解我的心情吗?”我在本上简单地写上这样的话:“我理解你的心情,要知道我一直在关心你,我期待你的到来……”
一个学期很快过去了,转眼已进入了高一下学期。她的学习成绩开始出现了低落现象,十分苦闷的她终于找到了我,但是除了哭泣外,很少讲话,为了尊重她,我没有追问下去,只是安慰一下便结束了谈话。不久她在周记中告诉我,那次的说话虽不多,但她感觉很好,很舒服(指哭完后),接着又顺便写上这样一段话:“……其实,我不是个不开口的人,只是几次和人打交道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上次‘找朋友’活动,那位找到我的同学,还没有等我开口却说我胆小,就走开了,人们这样看我,我很难受。每逢上课有听不懂的地方,想问同学,但是又怕别人嫌我,于是我就不敢再问,时间一久就变成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了。其实,这不是我的本意啊!……”
她的一席话震撼了我,我感到只有将她置身于一个和谐相处的大家庭中,才能抚平她那颗受伤的心,才能改变她的认知,才能让她自己从困惑中走出来。
她试图改变自己
为了帮助她,也为了给全体学生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我组织了一次班干部讨论会,内容是有关作为班级中的每一个人如何去塑造“和谐大家庭”的气氛。以隐喻的办法告诉大家这样一个事实——有时可能因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而影响他人一辈子。这次干部会后,班级状况有了较大改变。团结向上的气氛逐步形成,在学校和区里的唱歌、舞蹈比赛中,我们连连获大奖,此时又开始了上海市的班级墙报比赛,同学们都纷纷报名参加编辑工作,出乎意料的她站出来说,自己可以画画,可以当主编……话声未了,赢得同学热烈的掌声,我第一此见她笑得这样欢……不久便传来了我班获市高中组三等奖的消息。
高二年级开始后,我带领孩子们走进社会实践,她主动报名了去商店做营业员,这是她“逼”自己和人打交道的方法,可见她正在努力改变自己,当她卖了2双鞋后,高兴得跳了起来,事后,问她为什么那么高兴?她说:“不单单是盈利300元,而是我感到自己再也不怕和人打交道了,我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就这样,她变得开朗了,人也胖了。
不断完善自我的她
高三毕业填报志愿时,父母和她发生了分歧,她认为自己有能力进入重点大学,但父母认为她刚有起色,还是保险些为好,双方征求我的意见,我倾向了父母,不料她却跟我说:“老师,你不是总教导我们要有自信吗?这就是我自信的表现,不用说,我自己拿主意!”不久传来了她以高出重点大学录取线26分的成绩进了大学。我的心又一次震撼了——这就是本来面目的她!
说来也巧,在华师大参加培训时,一次我在食堂里排队吃饭,只听见后面一阵爽朗的笑声十分熟悉,回头一看却是她,我们高兴地抱在了一起,她告诉我,如今她又担任了班级的宣传工作,还学习了第二外语,讲她如何如何开心,……告别时,我们紧紧地握了握手,相互又一次传递了激情的能量。
如今的她
三个月前的一个晚上,家中电话铃响了。拿下话筒,好像声音有些远,是谁呢?原来是她,是她在加拿大打来的,她告诉我,她考上了加拿大某大学的经济学硕士生,异国他乡,很想念我……听着,听着,我流下了眼泪。一个月后,她回到上海度假,我们在上海音乐餐厅见了面,我告诉她,她的变化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我决定终身学习,也拿个硕士、博士。至此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的感悟
故事是讲完了,但我仍沉浸在快乐的回忆中。她的进步让我感悟到下面几点:
1、心理辅导不仅是面对面的疏导 还需要将其置身于一 个积极
心理环境中去磨练、去感悟、去改变自己;
2、学生的潜能也是能通过心理环境支持教育而激发的;
3、让学生在关注自己心理健康发展中提高人生品格;
4、辅导老师自身正能量越多,传递给学生就显得越有力;
5、作为青少年工作者也要用心去寻找每天的快乐。
(孙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