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00-000

AIDEYANGGUANG

爱德阳光网站

心聚事业 共同发展
 
 
点击排行
您所在的位置: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复习
来源: | 作者:孙宗敏 | 发布时间: 2016-05-20 | 1071 次浏览 | 分享到:

1. 1908年,美国社会学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孤独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2. F.H.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科学。

3. 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4. 艾尔乌德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5. 本书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6.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等。

7. 勒温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B=fPE),其中B是行为,P是个体,E是个体所处的情景,f是函数关系。也就是说个体行为是个体于其所处情景相互作用的结果。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景必须被看成时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8.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9.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分为四个层面: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和是社会层面。

①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

  ②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等。

  ③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

  ④社会层面主要研究:风俗、时尚、阶层、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

1. 霍兰德将社会心理学发展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2. 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3. 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

4. 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其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5. 经验描述时期,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催生”作用的学术有:①达尔文的进化论;      ②德国的民族心理学;③法国的群众心理学;④英国的本能心理学;⑤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6. 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始自20世纪20年代。其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7. 实证方法的先驱是特里普力特和莫德。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表现出以下特征:①研究领域拓宽;②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小理论”来解释与预测行为;③开展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1.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①价值中立原则;②系统性原则;③伦理原则。

2. 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要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3. 研究者应遵循的伦理守则是:

①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该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

②研究前,研究者应向被试者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并征得被试者同意。在特殊情况下的欺瞒须经严格程序核准,并在事后向被试者说明,求得理解;

  ③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

  ④被试者有退出研究的自由;

  ⑤对被试者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被试者同意;

  ⑥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

4.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①观察法;②调查法;③档案法。

5. 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和参与观察。

6. 自然观察:是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的少干预。自然观察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提供“类别”及“数量”的信息,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自然观察使所有研究方法的基础。

7. 参与观察:当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存在互动关系时的观察,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其特点是,由于身临其境,观察者可能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采用参与观察时,应尽量减少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相互作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1. 调查法包括:访谈法和问卷法。

2. 访谈法的特点:①访谈者必须在双方的人际沟通中创造信任的氛围;②访谈具有特定的目的性和一套访谈提纲设计、编制和实施原则;③访谈法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不是普通的“聊天”。

3. 访谈可以分为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也可以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直接访谈是面对面的访谈,间接访谈是通过一定的中介进行访谈,常见的由电话访谈等。

4. 接近被访谈者中应该注意:穿着干净整洁;称呼恰如其分;自我介绍简洁明了,不卑不亢;发出邀请时应热情,语气应该肯定和正面;以适当的方式消去被访者的紧张、戒备心理,有时应主动出示身份证等文件。

5. 应对拒绝的技巧有:应有耐心;不要轻易放弃。

6. 访谈中提问的技巧有:①开始交谈时应有寒暄之词以调节情景氛围;②严格按访谈问卷的顺序以及原有问题提问;③访谈时应与被访者保持交流,忍者恩听、记,并适当给予被访者鼓励,但要避免诱导;④对被访者应有耐心,如有遗漏,应请对方补充回答。

7. 问卷法的特点是:①标准化程度较高;②收效快。

8. 问卷的构成:①题目;②前言;③指导语;④问题及备选答案;⑤一些人口学数据的记录;⑥结束语;⑦计算机编码。

9. 问卷设计的主要原则有:①目的性原则;②全面性原则;③非歧义性原则;④非暗示性原则;⑤适度规模原则。

1. 档案法:是按照一定目的的搜集大量资料(过去及现在的),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它包括:调查报告、个案资料、事件记录、统计资料、出版物及历史文献等。

2. 档案法的优点是: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少,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和时间跨度较大的趋势研究,适用于对历史人物进行研究,

3. 档案法的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分析数据的难度也较大。

4. 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①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的“生态学效度”一直受到质疑。

②实验室研究的结果不能任意的推广到现实情境中。

③学习社会心理学理论,一定把握其局限和适用范围。

20世纪70年代“社会心理学”危机的原因,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结论的解释力较弱。

5. 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是勒温,“好理论,最实际”就是他说的。

6. 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F.H.奥尔波特。

7. 社会心理学理论的价值体现在:①提高人类认识自身的能力;②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8.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班杜拉和沃尔特斯提出的。

9. 学习过程包括:联想、强化和模仿。

10.观察学习的过程是:①注意过程;②保持过程;③动作再现过程;④动机过程。

1. 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初创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其他代表有布劳、埃莫森、蒂博特、凯利等。

2. 社会交换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企图在交换中获得最大收益、减少代价,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得于失的权衡。

3. 霍曼斯提出的五个相互联系的的普遍命题:

①成功命题:个体的某个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某一行为获得的奖赏越多,重复行为的频率越高。

②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引起相同或相似的行为。

③价值命题: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越高。

④剥夺—满足命题:个体或群体获得相同的奖赏次数越多,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

⑤侵犯—赞同命题:个体行为没有出现其预料的结果,个体出现侵犯或赞同的行为,都对个体更有价值。

4. 符号互动理论的代表是詹姆士和米德。

5. 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假设有:

①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时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

②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于事物自身中。

③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6. 荣格是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他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

7. 霍妮认为,行为与人格发展的动力不是本能驱力,行为是个体对环境的反应,人格由环境和教育决定;后天因素在神经症和精神病的病因中起主要作用;男女间的心理差别是文化因素决定的。

8. 沙利文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1. 人是社会性动物。早在公元前328年,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人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

2.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3. 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个方面。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4.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做再社会化。再社会化还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比如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就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5.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

①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②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③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

④培养社会角色。

6.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①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②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7. 个体社会化的载体:①家庭;②学校;③大众传播媒介;④参照群体。 

8. 社会化的分类

①语言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②性别角色社会化。它包含三个方面:

 1)性,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2)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3)性别角色,表示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家庭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性别期待与认同、模仿等机制实现的。

  ③道德社会化。它包括三方面,即:①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②道德情感;③道德行为。

  ④政治社会化。爱国意识的发展有三个连续的阶段:

   1)国家形象阶段:以国歌、国旗及领袖作为国家象征。

   2)抽象国家观念阶段:以有关国家、政治组织的抽象观念作为爱国的依据。

   3)国家组织系统阶段:爱国观念扩展到本国在国际舞台的角色与国际责任之中。

1.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2. 按角色获得方式分为:

①先附角色,是建立在先天因素基础上的,比如父母的角色。

  ②成就角色,主要靠个体努力获得的角色,比如老师的角色。

3. 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分为:

  ①规定型角色,是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较高,个体自由度较小的。比如公务员、军警。

  ②开放型角色,是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自由度较大,如朋友等。

4. 按角色的功能可分为:

①功利型角色,是以追求实际利益为目标的角色,如银行家、企业家、商人等。

②表现型角色,是以表现社会秩序、制度、价值观念、道德风尚为目标的,如学者、教授,

5. 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为:

①自觉角色,对自己的角色扮演有较为明确的意识,并尽力感染“观众”,比如演员。

②不自觉角色,是并未意识到角色扮演,只是以习惯的方式行动,比如性别角色。

6. 角色扮演过程含有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要素。

7. 角色失调分为

①角色冲突

1)角色间冲突:是指同一主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冲突。

 2)角色内冲突:主要是人们对同一角色的不同期待引起的冲突。

②角色不清: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都会造成角色不清。

③角色中断: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

④角色失败:角色承担者不得不得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1. 自我:也叫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认知。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

2. 主我是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自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客我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它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与信念。这是詹姆士提出的。

3. 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4. 自我的结构有: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

5. 自我概念的功能:①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②解释经验;③决定期待;

6.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是: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1. 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额外自我认同。

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地位身份,它是相对稳定的,是身份的主体。

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处境身份,它是易变的。

2. 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在地位身份中,角色就是由身份决定的行为期待。

3. 身份的特点:①客观性;②主观性;③多重性;④稳定性;⑤契约性。

4.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5. 自尊需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二是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个体就会觉得自我有价值、有力量、有地位。自尊遇到挫折,个体可能会感到无能与弱小,产生自卑,以致丧失自信心。

6. 詹姆士提出了,自尊=成功/抱负,意思是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

7. 影响自尊的因素有:①家庭中的亲子关系;②行为表现的反馈;③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④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1. 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现在一般主张,社会知觉过程实际上是社会认知过程。

2. 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3.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①认知者的经验;②认知者的动机和兴趣;③认知者的情绪。

4. 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图式对新觉察到的信息其引导和解释作用。

5. 图式的作用:

①影响注意对象的选择,个体知觉他人,往往与图式有关的信息处于注意的中心。

②影响记忆,个体在社会知觉中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③影响自我知觉,自我图式是个体在已往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性的认知。

④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6. 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7. 印象形成:是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景时,总是按照以往经验,将情景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1.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比如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2. 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3. 近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4.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

5. 一般来说,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而不熟悉或少见的人之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

6. 光环效应:也叫晕轮效应,是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

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7.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

8. 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

9. 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1. 在印象形成中,个体所获得的信息时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2. 加法模式:指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分值的总和。

3. 平均模式:总体影响的形成是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

4. 加权平均模式:对他人的总体印象不是根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根据重要性确定出各

种特征的权重,然后将权重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然后加以平均。

5. 中心品质模式: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6. 印象管理:也叫印象整饰,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7. 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而印象管理师信息输出,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过程施加影响。

8. 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社交技巧。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角色的期待。

9. 常见的印象管理策略

①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②隐藏自我和自我抬高;

③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

  ④投人所好。

1.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 行为原因的分类:

①行为内因:是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

    行为外因:是行为或时间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

  ②稳定性原因和易变性原因

稳定性原因  

易变性原因  

内部原因  

人格特征、能力  

情绪  

外部原因  

工作性质、任务难度 

气候条件  

  ③可控性原因:对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作出变化的预测。

    不可控性原因: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作为标准的预测。

3. 综合归因:是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二者的影响。

4. 控制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罗特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

5. 内控者:是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控制点在个体内部。

6. 外控者:是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他们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

7. 内控者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时符合社会期待的。

1. 归因的原则有:①不变性原则;②折扣原则;③协变原则。

2. 不变性原则是归因思想的创始人海德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归因时,总是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间的不变联系。

3. 折扣原则是归因理论的主要研究者凯利提出的,他发现,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

4. 协变原则认为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研究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

5. 凯利的三维理论,格团体在归因时需要考虑三种信息:

①特异性信息,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做出反应。

②共同性信息,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

③一致性信息,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作出的反应是否一致。

  如果特异性、共同性和一致性都高,我们就可能做出外部原因的归因。

  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那么更可能做出内部原因的归因。

6. 影响归因的因素:

①社会视角。人们的角色和处境不同,观察问题的视角就不同。

②自我价值保护。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成功时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肯定,失败时的外归因,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是一种自我防卫策略。

对他人成败归因,个体均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保护自我价值倾向,这种倾向较动机性归因偏差。

失眠患者往往有相反的归因倾向,他们往往认为失眠时内部原因造成的。可以改变他们的归因模式来缓解失眠。

  ③观察位置。人们往往把事情的原因归于突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

  ④时间因素。人们会对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

1. 社会动机:是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

2. 社会动机的功能有:①激活功能;②指向功能;③维持与调节功能。

3. 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关系。

4. 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这种最佳动机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用而有所不同。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5. 亲和即合群,是人际吸引的最低层次。是个体害怕孤独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

6. 亲和起源于依恋,依恋的产生有先天因素的影响。苦和笑有助于依恋的形成。

7. 亲和的作用:

①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求;②获得信息;③减轻心理压力;④避免窘境

8. 影响亲和的因素:

①情境因素。群体在面临外界压力的情境下,会产生亲和的需要。

②情绪因素。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和倾向越明显;高焦虑者亲和倾向较低。

③出生顺序。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更明显。

1. 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由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是习

得的社会动机。

2. 抱负水平:是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3. 个体的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也与个体已往的成败经验也有关系。

4. 抱负水平与个体的实际成就可能有差距。

5.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①目标的吸引力;②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③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6. 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①家庭教养方式。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和谐的家庭氛围,指导、劝告式的引导可以使儿童的成就动机发展较好。

②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7. 权利动机: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8. 引起权利动机的因素:①社会控制的要求;②对无能的恐惧。

1. 侵犯行为:简称侵犯,也叫攻击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

2. 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

3. 侵犯的本能论解释主要代表是弗洛伊德和洛伦茨。

4. 侵犯—挫折学说,认为:

①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

②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同目标受受阻强度呈正比例关系;

③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例关系;

④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5. 在一般情况下,去个性化状态会使个体的侵犯行为增加。

6. 利他行为时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行为。助人行为时期待回报的。

7. 社会规范论用普遍规范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人类社会存在的普遍性的道德准则有交互性规范和社会责任规范。

8. 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往往有负面影响,在场人数越多,利他越少。但情景中出现助人行为的榜样,就会产生示范效应,增加人的利他行为。

1.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的反映。

2. 社会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的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3. 社交焦虑的人不仅在现实情景中体验焦虑情绪,还在头脑中不断分析和“回放”焦虑情景,使社交焦虑情绪获得强化;社交焦虑往往带有生理上的症状;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是仅次于抑郁症和酗酒外,第三大危害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

4.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5. 嫉妒的特点是:①针对性;②持续性;③对抗性;④普遍性。

6. 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7. 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减少羞耻感最容易的一个办法就是自我孤立,让自己远离他人。

8. 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一种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9. 内疚者往往有良心上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并试图做出努力,来弥补自己的过失。过多的内疚是心灵的“毒药”。

1.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2. 态度的特点:①内在性;②对象性;③稳定性。

3. 态度的成分(ABC模型)A—情感;B—行为倾向性;C—认知。

4. 一般来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5. 态度是行为重要的决定因素,,但个体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还受情景、认知因素,甚至是过去的经验与行为的影响。

6. 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个体对对象赋予价值来实现的。态度的直接决定因素是个体赋予对象的主观价值。

7. 态度和价值观的区别:

①价值观比态度更抽象和一般,更稳定和持久,更不容易转变;

  ②价值观不像态度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也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

8. 态度的功能(卡茨提出):

①工具性功能,个体倾向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

②自我防御功能,个体倾向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

③价值表现功能,强调个体主动表现自己。

④认知功能,个体对情景中的客体通过态度赋予其意义。

9. 态度的属性:

①方向,即态度的指向,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还是否定指向。

②强度,即态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

③深度,个腿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④向中度,某种态度在个体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体系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⑤外显度,个体态度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

1. 态度的形成(凯尔曼提出):

①依从,是表面的、暂时地,是权宜之计,是一种印象管理的策略。

②认同,是个体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

③内化,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

2. 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①传递者方面;②沟通信息方面;③接受者方面;④情景。

3. 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①传递者的威信。威信越高,与接受者的相似性越大,说服的效果越好。

②传递者的立场。传递者站在自我服务的立场上,则他所提供的信息影响力小;传递者的立场是自我牺牲的,则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③说服的意图。如接受者认为传递者刻意影响他们,则态度不易转变;如接受者认为传递者没有操作他们的意图,则易于转变态度。

④说服者的吸引力。接受者对高吸引力的传递者有较高的认同,容易接受他们的说服。

4. 共同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

①信息差异。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这种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变量最大;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这种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转变量最大。

②畏惧。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③信息倾向性。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两面的信息,说服效果好。

④信息提供的方式。

5. 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①原有态度与信息的特性。已经内化了的态度难于改变;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不易改变;与个体需要密切关联的态度不易转变。

②人格因素: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比较容易接受说服;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容易接受说服。

③个体的心理倾向

6. 情景方面的影响因素:

①预先警告;②分心;③重复,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曲线的关系。

1. 态度转变的理论有:①海德的平衡理论;②认知失调论;③社会交换论。

2. 海德的平衡理论认为,人们在转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地倾向于超平衡转化。

3. POX模型:三角形的3个定点分别代表个体(P)、他人(O)和另一个对象(X),X可能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如果三种关系从各方面看都是肯定的,或两种关系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三种关系都是否定,或两种关系时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则存在不平衡状态。PO的关系最重要,当他们为肯定时,为强平衡或强不平衡;若他们为否定,则为弱平衡或弱不平衡。

4. 认知失调论认为: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的认知因素,当各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的关系时,个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个体产生认知失调后,就会通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达到认知协调的平衡妆太浓。

5. 认知失调的原因:①逻辑的矛盾;②文化价值冲突;③观念的矛盾;④新旧经验相悖。

6. 消除、较少认知失调的途径:

①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两方面的认知因素协调。

②引入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

③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7. 社会交换论认为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

 1. 沟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两者区别在于有无中介。

2. 沟通的结构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收者、反馈、障碍与背景等7个因素。

3. 人际沟通的分类:

①按组织系统可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②按信息流动方向可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及平行沟通;

③按信息源和接受者的位置关系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④两种基本的词语沟通形式: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⑤现实沟通和虚拟沟通。虚构沟通的沟通进程主要受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想象引导。

4. 正式沟通网络有: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和Y

5. 比较沟通网络的质量的常用的指标有:信息传递速度、准确度、接受者接受信息量以及满意度。全通道式的沟通网络,信息的传递速度较快,群体成员的满意度比较高。

6. 非正式沟通网络分为:流言式、集束式和偶然式。

7. 体语:是身体语言,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装饰、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等。

8. 眼睛是最有效地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以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个体的目标与面部表情会出现分离,此时表达个体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是目光而非面部表情。

9. 身体运动是最易为人发现的一种体语。其中手势语占重要位置。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利方式。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个体都有被触摸的需要。

1. 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动作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

2. 人际距离(霍尔):

①公众距离(12~25英尺),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众场合。

②社交距离(4~12英尺),彼此认识的人之间、商业上。

③个人距离(1.5~4英尺),朋友之间。

④亲密距离(0~18英寸),亲人、夫妻之间。

3.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4. 人际关系的特点是:①个体性;②直接性;③情感性。

5. 人际交往的4阶段:

①定向阶段。包括注意、选择交往对象,与将往对象进行初步沟通等内容。

②情感探索阶段。在此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那些方面可建立情感联系。

③情感交流阶段。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

④稳定交往阶段。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沟通与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

6. 自我暴露就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7. 自我暴露的4个水平:①兴趣爱好方面;②态度;③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

④隐私方面。

8. 在彼此没有任何关系的人的时候,可能达到完全的自我暴露。

9. 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①相互性原则。人际关系的基础是相互重视与支持,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②交换性原则。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至少是得别太少于失。

③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④平等原则。

1. 舒茨提出的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称自己的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理论(FIRO)。

2. 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3. 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果不能满足可能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

4. 六种人际关系取向:

①主动包容式。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②被动包容式。期待他人接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

③主动支配式。喜欢控制他人,运用权力。

④被动支配式。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

⑤主动情感式。表现对他人的喜爱、友善、同情、亲密。

⑥被动情感式。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

5. 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人际关系有决定影响,主要分为对包容需要的影响、对支配需要的影响和对情感需要的影响,看书P156

6. 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形成和群体的解体,提出了群体整合原则。

7. 群体形成过程的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

8. 群体解体的过程,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去控制,最后难于包容,导致群体解体。

1. 人际吸引时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2. 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以分为亲和、喜欢和爱情。

3.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①熟悉与邻近。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曲线。

②相似性。主要包括(1)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2)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似;(3)社会背景、地位的相似;(4)年龄、经验的相似。

③互补。可以视为相似的特殊形式。主要包括(1)需要的互补 ;(2)社会角色的互补;

3)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如内向与外向。

  ④外貌。尤其在交往的初期,好的外貌容易给人一种良好的第一印象。

  ⑤才能。才能一般会增加个体的吸引力,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会增加他们的吸引力。

  ⑥人格品质。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喜爱程度最高的6个人格品质是:真诚、城市、理解、忠诚、真实、可信。

4. 人际互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往、交流。人际互动的主要形式是合作与竞争。

5. 合作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行为。

6. 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

7. 多伊奇提出的解释竞争与合作的理论—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目标或手段与他人的目标与手段间如9存在相关或依赖关系,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相互作用。

 1. 社会影响:是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2. 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条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3. 从众的功能:①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

              ②具有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功能;

              ③当然,从众必经是一种被动地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

4. 从众的类型:

①真从众:个体不仅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而且内心也相信群体的判断。

②权益从众:个体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判断。

③反从众:个体的内心倾向于群体一致,但由于各种原因,外在的行为表现与群体的主流不一致。

5. 从众的原因:①寻求行为参照;②对偏离的恐惧;③群体凝聚力。

6. 从众的影响因素:

①群体因素。群体成员的一致性越高,凝聚力越大,个体越容易从众。

群体规模在3~4人时,比较容易从众。

②个体人格因素。个体自我评价越高,从众行为越少;反之,从众越容易发生。

                个体自信心较强的,从众越少;反之从众越容易发生

  ③情景的明确性。判断事物的客观标准很清晰,那么从众行为会减少,相反从众的可能性会增加。

  ②性别、智力等对从众也有影响,但尚未发现这些因素与从众之间有明显确定性的关系。

1. 社会促进:又叫社会助长,是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

2. 社会干扰:又叫社会抑制,是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的现象。

3. 社会促进两种效应:

①结伴效应:在结伴活动中感到某种社会比较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

②观众效应:个体的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的数量及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影响。

4. 优势反应强化说对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的解释:该理论认为他人在场,个体动机水平将会提高,其优势反应易于表现,而弱势反应将会受到抑制。优势反应时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的动作,不假思索即可做出。进一步研究表明,, 个体可能通过其竞争动机和他人对其评价的认知获得社会促进。

5. 社会惰化:也叫社会逍遥,是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体唆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

时偏少的现象。

6. 社会惰化的原因是,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因而行为的动力也相应下降。

7. 模仿:是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

或相似的现象。

8. 塔尔德在《模仿律》中提出的三条模仿律是:

①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上层人士的倾向。

②几何级数律: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集合的速度增长。

③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体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和选择,总是优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

1. 暗示:是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以及符号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

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

2. 暗示的分类:

①按信息来源可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

②按暗示着的目的可分为: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

③按暗示双方的接触关系可分为:直接暗示与间接暗示;

④按暗示的效果可分为:暗示及反暗示。

3. 暗示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①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对暗示效果有明显影响。

②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则暗示效果明显;年龄越小越容易受暗示;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

③被暗示者所处情景是暗示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个体处于困境又缺乏社会支持时,容易受暗示。

4. 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道德传递过程。

5. 社会感染的特点:①双向性;②爆发性;③接受的迅速性。

6. 爱情: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由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是人际

吸引最强烈形式。

7. 爱情的特点:

①相异性,爱情一般是在异性之间产生的。

②成熟性,爱情是在个体身心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③高级性,爱情是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情绪。

④生理性,爱情由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的精神上的依恋。

⑤利他性,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

8. 爱情和喜欢的区别:①依恋;②利他;③亲密。

9. 社会交换论认为爱情发展经过4个阶段:①取样与评估;②互惠;③承诺;④制度化。

1. 爱情的形式:

①李等人总结的六种常见的爱情形式:

 1)浪漫式,双方初次见面相互吸引,一见钟情。

 2)好朋友式,爱情是一种深情厚谊,是长时间培养出来的。

3)游戏式,爱情像游戏,“有时我不得不回避我的情人们,以免他们相互发现。”

4)占有式,“如果我怀疑我爱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我的神经就紧张。”

5)实用式,找能满足自己的基本或实际需求的人。

6)利他式,“我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能让我爱的人受苦。”

  ②哈特菲尔德提出的:

   1)激情爱:是个体希望和对方融为一体的强烈的情感状态,处于激情爱的人春风沉醉,

心无旁骛,不能忍受爱人的冷落和背叛。

   2)伙伴爱:是对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伴侣的一种深刻的卷入感,彼此理解、尊重,相互依赖,像亲人一样,比起激情爱容易动荡的特点来说,伙伴爱稳定一些。

2. 斯滕伯格提出的爱情三角形理论,认为爱情由亲密、激情、承诺三因素组合成7种爱情。

3. 婚姻关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

4. 婚姻的动机是:①经济;②繁衍;③爱情。

5. 夫妻关系的类型:①爱情型;②功利型;③平等合作与分工型;④建设型;⑤惰性型;

⑥失望型;⑦一体型。

6. 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有:

①需求不满;②价值观念不一致;③远离的“自我”;④夫妻的性差异

7.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离婚的原因有:

①结婚年龄较低的夫妻容易离异;

②因未婚先孕而结婚的夫妻,往往容易离异;

③短时相识就结婚的夫妻,由于彼此不够了解,婚后发现双方点很少,也容易离异。

④父母离过婚的,子女也容易离婚。

⑤有婚前性经验的人容易离异,因为其倾向寻求婚外性生活。

⑥夫妻角色不平等,不适应的,容易离异。

⑦对性生活不满意的,容易离异。

 

1. 家庭作为一个群体的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及手痒关系构成的。

2. 家庭结构要素有:①家庭成员而对数量;②代际层次;③夫妻数量。

3. 家庭结构模式有:

①核心家庭:由夫妻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②主干家庭:由夫妻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

③联合家庭:由夫妻与两对或以上的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兄弟姐妹不分家的家庭。

④其他家庭:上述三种类型外的家庭,如无子女家庭(丁克家庭)

4. 家庭的功能:①经济功能;②性的功能;③生育功能;④抚养与赡养功能;⑤教育功能;

⑥感情交流功能;⑦休闲与娱乐功能。

5. 家庭生命周期(只适用于核心家庭):

①形成;②扩展;③稳定;④收缩;⑤空巢;⑥解体。

 

招聘公告
法律知识
试题练习
时事政治
面试技巧
综合应用
面试热点
考试大纲
经济知识
判断推理
 
联系我们
地址:商丘市爱德阳光社会服务平台
电话:0370-2599133
传真:0370-2599133
邮箱:100133818@qq.com
网址:www.coeic.org.cn